在我的認知中,市面上的造車新勢力在剛推向市場的時候,基本是以純電車型切入。有一個另類就是理想,靠著增程式動力、靠著冰箱彩電大沙發,在市場中大殺四方,也可謂是造車新勢力中最能賺錢的品牌之一。
增程式電動車好嗎?很多人說不好!但是,市場卻給了答案,最起碼在很多車主口中評價都是不錯的。這也使得現在越來越多車企紛紛推出增程式車型,如奇瑞、上汽、零跑、長安這些。而理想呢,一方面要考慮守住自己在增程車領域的護城河,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推出純電車型,但是向來不迷信的我,總覺得是不是理想和純電,犯沖呢?
其實理想的純電之路,在去年就開始了,當時推出了一款車型叫理想,這款車在路上的能見度遠不如理想的L系列,原因嘛,還是因為理想MEGA的銷量不好。這是理想的首款純電動車型,按理說,按照其他品牌的戰略,往往會在這種關鍵戰略車型上面很謹慎,包括定位、定價、研發設計等等環節。
可是,理想MEGA的定位一下子來到了50萬級,這一市場的用戶群體本來就少,再加上理想MEGA在設計等方面的爭議,用戶顯然不買單。如果說理想MEGA的失利,只是一次偶然事件,那最近的爭議就看起來似乎不是那么偶然了。
理想i8這款車是理想再度向純電市場發起的挑戰,定價以及產品的實力,我覺得相對于理想MEGA來說,有吸引力多了。理論上來說,加上理想的營銷,加上李想的個人魅力,這款車是不缺銷量的。但是,遺憾的是,理想i8在營銷上面出問題了,主要是因為上市時候的一個碰撞宣傳視頻,其實可能理想只是想宣傳自己的安全性能,但是沒想到造成了很大的 輿論風波。
此外,大家知道,原來理想i8有三個版本的車型,但是今天理想i8調整了配置版本,將售價統一為了33.98萬元。對于當時買頂配Ultra版本的車型來說,原來36.98萬元的價格,現在只需要34.98萬元。簡單理解,我覺得就是性價比更高了。至于這樣調整的原因,李想老板表示是聽勸了。不過,我覺得應該和現在理想i8的市場表現有關。
總的來說,理想的兩款純電動車型,理想MEGA和理想i8在上市后都受到了一定的輿論爭議。不知道,后續理想在純電車型上面還會有怎么樣的布局?能否在純電市場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