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研”)官方微博發布《關于理想i8碰撞測試相關事件的聯合聲明》,標志著持續一周的理想i8與乘龍卡車碰撞測試風波正式達成和解。
在這份由北京理想汽車有限公司、中國汽研和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簽署的聲明中,理想汽車與中國汽研分別就測試引發的輿論風波向東風柳汽乘龍品牌公開道歉。
事件源于7月29日理想i8上市發布會。現場播放的一段碰撞測試視頻顯示:重2.6噸的理想i8與一輛乘龍卡車以100公里相對時速正面對撞后,i8車身結構保持完好,而卡車則四輪離地、駕駛室與貨箱分離。
根據聯合聲明,理想汽車明確表示:測試目的是驗證和提升理想i8的被動安全性能,并不針對任何其他品牌車輛的安全和質量性能。
三方聲明
理想汽車在聲明中承認,對測試內容傳播可能引發的品牌關聯風險預估不足,導致東風柳汽乘龍品牌陷入負面輿情,對其品牌形象造成損害。理想汽車對此表示“誠摯的歉意”,強調“無意冒犯”也從未刻意質疑乘龍卡車的產品安全。
中國汽研作為測試委托執行機構,在聲明中承擔了專業責任。他們表示未能及時向公眾闡明測試性質,導致關鍵信息缺失與公眾誤解。
中國汽研在聲明中指出,東風柳汽乘龍二手車輛僅作為符合特定標準要求的“移動壁障車”使用,測試本身并非、也不構成對其產品安全和質量性能的評價。
測試畫面
東風柳汽的聲明中未直接提及碰撞事件,而是重申企業將“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勤勤懇懇做好服務”,并強調“自覺抵制不正當競爭,堅守合法合規經營底線”。
三方在聯合聲明中共同倡議:汽車行業應嚴格自律,在產品研發、測試驗證及宣傳推廣中,杜絕貶損性對比等不當競爭行為。同時呼吁全行業聚焦車輛安全性能提升與核心技術創新。
應該說,在事情開始的時候,應該很少有人會想到這場始于7月29日的風波,在短短一周內演變為行業廣泛關注的事件。
理想汽車在發布會現場展示的視頻中,i8以60km/h速度撞擊一輛時速40km/h的乘龍卡車(相對速度100km/h)。碰撞后i8“A/B/C柱無變形、氣囊全開”,而卡車則呈現“四輪離地、駕駛室撕裂”的狀態。
理想i8
由于視頻中卡車方向盤標識未打碼,乘龍卡車品牌被迅速識別,引發輿論關注。東風柳汽在48小時內啟動強力反擊。
此后,中汽研、理想方面等方面也對于事件進行了回應。可以說,涉事方面“唇槍舌劍”,有來有往。
如果事情持續下去,那么這場始于技術驗證的碰撞測試,或許最終演變為一場沒有贏家的消耗戰。
理想i8
如果誠然如此,那么對于涉事三方來說,顯然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中汽協曾緊急呼吁:“安全應服務于技術進步,而非營銷噱頭。”
在這種情況下,好在涉事各方面及時“停戰”,選擇以“聯合聲明”的方式,為這場“風波”劃上句號,值得肯定。
理想i8
本文結語:
車宇世界認為,這場風波以“和解”收場,應該是不錯的解決。所謂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對于行業而言,這件事情或許海慧寺能夠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正如三方“聯合聲明”中所言,檢測認證機構應該堅守專業準則,確保測試流程科學嚴謹,信息發布真實、準確、完整,共同維護風清氣正的市場秩序。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嚴格自律、恪守誠信原則與商業道德、杜絕貶損性對比等,則應該成為整個行業的共識。
當然,這里,我們還想提醒大家,現實生活中,交通環境的復雜性遠遠要比實驗室復雜,牢記安全駕駛的要義,以敬畏的態度對待駕駛,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在此,我們希望,理想汽車與東風柳汽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好的產品,獲得更好的市場發展前景;中汽研則能夠秉承專業、公正的準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購車參考,從而成為行業的風向標,不斷提升公信力、專業力。
最后,關于這場測試風波,目前三方已經以“聯合聲明”的方式,為其劃上了句號,具體以官方回應為準。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正常風波,也希望這場風波能夠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