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度財報:在連續4個季度實現營收突破千億元的同時,小米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然而,小米汽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與此同時,小米的智能手機和大家電等業務也面臨增長壓力。
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11月18日,小米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總營收為1131億元,同比增長22.3%,已連續4個季度突破千億元;經調整凈利潤113億元,同比大增80.9%。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小米汽車業務在本季度首次實現盈利,邁出關鍵一步;智能手機業務則持續推進高端化戰略,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挑戰亦不容忽視:手機業務收入同比下滑,大家電業務承壓,AI戰略也亟需加速落地以補足短板。小米從“互聯網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轉型,正處在變化的關鍵期。
財報發布后,小米股價在11月19日下跌4.81%,總市值失守1萬億港元。截至11月21日收盤,小米股價報38.08港元,總市值9917億港元。9月25日,小米股價曾達到56.90港元,不到兩個月時間內,股價跌幅超過33%。
01、單季盈利,小米汽車能“養家”了?
小米造車的關鍵里程碑在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達成。
財報顯示,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首次實現單季度經營盈利,經營收益達7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總收入更是創下283億元的歷史新高,占該分部總收入的98%,環比第二季度的206億元增長了37%。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小米汽車交付量的持續攀升。產品交付以來18個月內,小米汽車總交付量已超40萬臺。小米總裁盧偉冰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上表示,第三季度小米汽車交付量達10.88萬輛,今年前三季度累計交付26.60萬輛,僅10月單月就交付新車超4萬輛,預計很快就會完成全年交付35萬輛的任務。
11月20日,雷軍在微博上宣布,小米的第50萬輛汽車下線,從第一輛到第50萬輛,小米僅用了1年零7個多月。他表示,小米汽車接下來會持續做好三件事:堅持不懈抓安全、抓交付;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進AI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毛利率方面,第三季度小米汽車業務毛利率達25.5%,雖較二季度的26.4%略有下滑,但已超過不少頭部車企,展現出較強的盈利潛力。小米在財報中解釋,本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受核心零部件成本增加及SU7 Ultra交付占比減少的影響。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的ASP(平均銷售單價)也在持續上升,從第二季度的25.36萬元提升至第三季度的26.00萬元,主要歸功于YU7的上市交付。9月25日,小米汽車官方微博公布,小米YU7上市3個月,交付量已超過4萬臺。這意味著,SU7 Ultra之外,YU7同樣承擔著拉高銷售均價、沖擊高端的職責。
然而,這份盈利答卷的背后,小米汽車正遭遇“多事之秋”。今年以來,在多起安全事故與營銷爭議的沖擊下,其品牌形象陷入爭議。
之前雷軍在特定語境下談論產品時說過的“一輛車,好看是第一位的”等言論,也被剝離出來,引發了討論。面對互聯網上的輿論,小米和雷軍都顯得有些“著急”。11月16日,雷軍連發多條微博,強調小米汽車對安全理念的重視,一反常態、語氣強硬。
汽車是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核心。小米當初也是努力想要通過造車,擺脫“重營銷、輕研發”的標簽,提升其“科技公司”的調性,塑造品牌的高端形象,進而帶動手機、家電等業務的高端化轉型。但小米品牌和創始人的個人IP仍然緊密相連,任何產品安全討論,都會被放大。汽車產品和智能手機不同,小米汽車打造品牌的重點,還是需要放在產品的安全性、核心技術實力、品控和危機管理能力上。
雖然第三季度財報的汽車業務數據十分亮眼,但資本市場不免關心其后續的發展。在財報電話會上,盧偉冰表示,第四季度小米汽車會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但明年受購置稅補貼退坡和行業競爭的影響,汽車毛利率或將下滑。
02、智能手機業務下滑,“高端化”成了嗎?
手機業務一直充當著小米的“現金牛”。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營收為460億元,環比增長了1.1%;全球出貨量為4330萬臺,實現連續9個季度同比增長。
小米智能手機的收入也在面臨增長放緩的挑戰。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小米手機業務收入增速就出現下滑,第三季度手機業務營收盡管環比實現增長,但同比下滑了3.15%。智能手機ASP(平均銷售單價)也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1102.2元/部,下降到1062.8元/部。小米在財報中解釋稱,這主要是受到海外市場ASP下降的影響。
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增長主要依賴海外市場,而海外市場多以中低端機型為主,因此拉低了其整體ASP。
但小米也在財報中表示,國內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比持續提高,尤其是9月剛發布的小米17系列出貨量增長,已在帶動ASP上升。
小米手機的高端化戰略,已經實現了突破。小米早在2020年便啟動高端化戰略,陸續推出小米10系列、折疊屏MIX Fold系列,投入巨資在影像、芯片、系統等領域研發,甚至請來徠卡合作提升影像質感。在今年9月小米更是發布了小米17系列,“全面對標iPhone”。
小米17系列的成績亮眼。截至2025年11月2日,小米17系列已獲得超200萬臺銷量的成績。今年“雙11”期間,小米17 Pro Max在各大電商平臺均獲得6000元價位段國產手機銷量、銷售額雙冠軍。
- 1024程序員節京東開放“零幀起手”數字人技術
- 小米汽車開始賺錢了 但雷軍還有點煩
- 電車續航有望超過1000公里
- 2026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來襲!最高2萬元,申領全攻略在此
- 技術平權新標桿!MG4半固態安芯版交付,10萬級純電市場迎變革
- 合資老炮放出「智」命大招:天籟·鴻蒙座艙要讓燃油車重回潮流C位
- 2025新能源閉眼入清單:10-50萬檔,這幾款等再久都值
- 15萬級MPV新王者,長超5米2+大7座,續航1300km,比別克GL8更值
- 保時捷911 GT3新增Manthey套件:不改引擎就能將紐北圈速提升3秒
- 從3000萬到下一個3000萬,一汽-大眾的底氣從何而來?
- 2025廣州車展一汽-大眾油電并進,以科技賦能開啟全新商品布局篇章
- 全新豐田威蘭達實拍!外觀顏值升級,配置拉滿,提供三種動力
- 20余款車型版本,9.98萬元起價,2026款長城炮廣州車展上新
- 全新保時捷911 Turbo S:賽道性能與豪華舒適完美平衡的杰作
- 全新一代奔馳GLB低偽裝諜照曝光,外觀向Smart精靈#5靠攏
- 古天樂香港提極氪009新車,現場兩“雕兄”惹眼
- 智界S7亮相廣州車展,20萬級智慧轎車再樹標桿
- 廣州車展 | 長安啟源Q05上市,起售價7.99萬,十萬內唯一激光雷達純電SUV
- 華為科技+改裝神器,猛士M817 Hero版硬核上市
- 五菱星光家族三星亮相天津,全能舒享大7座引領家用MPV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