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AI競賽的風暴眼中,研究員與高管以「戰時」強度奔跑:從Anthropic的深夜Slack,到DeepMind的「0-0-2」作息與難享之財;微軟以AI自救仍難減負;OpenAI為遏止倦怠與Meta挖角被迫「停擺一周」。這是一場以天才、時間與心力為燃料的沖刺,推動突破,也將人推向臨界點:燈火通明,平衡仍無解。
在中美前仆后繼篳路藍縷,爭奪AGI「圣杯」的過程中,頂尖AI研究員們頭頂耀眼光環,拿著超越體育明星的億級高薪,背后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高強度腦力勞動。
每一個頻繁更迭的全新SOTA模型的背后,都有一大批AI研究員,每周需工作100小時。
而這已是長期普遍現象,并不局限于硅谷某一家公司。
《華爾街日報》于前天的報道中,通過采訪和調研,集中披露了硅谷這一現象。

環球同此涼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Slack聊天室里的深夜
在舊金山的一個深夜,Anthropic研究員喬希·貝特森(Josh Batson)揉了揉疲憊的雙眼,再次放下手機——他已經沒空刷社交媒體了。

Josh Batson
現在唯一能讓他感到興奮的是公司內部的Slack聊天頻道:屏幕上滾動著同事們對大語言模型架構的新奇想法和實驗結果,他忍不住一條條翻看,仿佛在汲取令人大腦興奮的多巴胺。
他是硅谷核心AI研究員和高管群體的一員,而這個群體正經歷著近乎無休的高壓競賽:為了追求超越人類智能的AI系統,他們不得不在看似永無止境的技術顛覆浪潮中爭分奪秒。
在硅谷頂尖的AI實驗室里,研究員和高管每周工作80到100小時早已成為常態,許多人將這種狀態比喻為戰時狀態。
貝特森感嘆道:
我們實際上是在嘗試用2年時間完成本該20年才能實現的科研進展。
AI模型的非凡突破如今每隔幾個月就出現一次,「這是當今世界上最有趣的科學問題」。
正是在這種使命感驅動下,他與同事們廢寢忘食地訓練模型、調優參數,幾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據他所言,要提前計劃AI研發幾乎不可能,因為模型訓練的結果往往充滿未知:
你經常在訓練完成前并不確切知道會得到什么效果……直到部署到真實環境,你仍無法完全預料它會如何表現。
即便如此,他依然樂在其中。
在他看來,這種強度是值得的——構建符合倫理、對齊人類利益的AI愿景讓一切付出都有了意義。
這位曾在21世紀20年代初徹夜研究病毒傳播軌跡的科學家,如今把同樣的激情投入了AI模型演化的競賽中。
沒有盡頭的白晝與黑夜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進加州山景城的辦公室時,谷歌DeepMind資深研究員馬達維·塞瓦克(Madhavi Sewak)仍在鍵盤前伏案工作。

- 1024程序員節京東開放“零幀起手”數字人技術
- 申菱環境:多項技術產品入選《制冷空調應用領域節能降碳技術、產品推薦目錄》
- 海韻將推出1000W無風扇鈦金電源
- 榮耀500系列明天發布 全系驍龍8系芯片、同檔唯一超聲波指紋
- Android 17新特性:手機、PC端共享剪貼板
- 加碼即時零售 本土會員商店fudi與京東秒送達成戰略合作
- 2025廣州車展:仰望U9X、U8L鼎世版、U7齊亮相,彰顯中國豪華品牌新高
- 全新一代奧迪Q5L預計年內上市,等它還是買大降價的現款?
- 上汽大眾新一代智能產品集結,新能源賽道全力提速
- TES官宣Kanavi離隊
- Kanavi發文告別LPL
- 自助偷甘蔗農場爆火后老板真沒招了
- 北大發文祝賀王楚欽全運會奪金
- 機器人已經有了4S店7S店
- 小米汽車開始賺錢了 但雷軍還有點煩
- 電車續航有望超過1000公里
- 2026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來襲!最高2萬元,申領全攻略在此
- 技術平權新標桿!MG4半固態安芯版交付,10萬級純電市場迎變革
- 合資老炮放出「智」命大招:天籟·鴻蒙座艙要讓燃油車重回潮流C位
- 2025新能源閉眼入清單:10-50萬檔,這幾款等再久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