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有啥用?特斯拉的續航標得再高,冬天還不是打五折?”“比比亞迪海豚貴 2 萬,就多了個品牌標,這不是割韭菜是什么?” 最近特斯拉 Model Q 亮相后,互聯網上的爭議直接拉滿 —— 一邊是 5.9 秒破百的性能和 500km 續航的參數誘惑,一邊是用戶對實際體驗和性價比的靈魂拷問。


Model Q 瞄準的是 15-20 萬緊湊型純電市場,這個價位段的用戶大多是首次購車的年輕人,既要通勤便利,又想兼顧周末短途出游,對 “性價比” 和 “實用性” 的敏感度遠超豪華車型。

對比同級核心競品,Model Q 單電機版起售價 19.98 萬,比比亞迪海豚頂配(17.68 萬)高 2.3 萬,但 CLTC 續航多 80km(500km vs 420km),電機功率也強 30kW(110kW vs 80kW);和大眾 ID.3(起售價 16.28 萬)比,雖然價格高 3.7 萬,但雙電機版 5.9 秒的破百成績,直接比 ID.3 快 2.3 秒,還多了全景天窗和自動泊車功能。


不過要注意的是,Model Q 的后排腿部空間比海豚少 3 指,這是溜背造型帶來的妥協,也是特斯拉 “性能優先” 策略的直接體現。

智能座艙和駕駛質感上,Model Q 延續了品牌極簡風格,15.4 英寸中控屏比海豚的 12.8 英寸屏顯示更細膩,車機系統響應速度實測比 ID.3 快 0.8 秒,導航時縮放地圖幾乎沒有延遲。


底盤方面,它采用前麥弗遜 + 后多連桿獨立懸掛,比 ID.3 的后扭力梁非獨立懸掛更扎實,過減速帶時后排顛簸感明顯更弱,實測 60km/h 過彎時側傾幅度也比海豚小 15%。但有個細節要提,Model Q 的方向盤轉向力度偏沉,女生長時間駕駛可能會覺得累,這和它運動化的定位有關,卻也犧牲了部分日常通勤的舒適性。

Model Q 的市場使命很明確 —— 幫特斯拉搶占入門級純電市場,填補 Model 3 和小型車之間的空白。參考 Model 3 三年 65% 的保值率,Model Q 憑借品牌溢價和 4680 電池技術,預判三年保值率能達到 60% 左右,比海豚的 55% 略高。


不過按照特斯拉的換代節奏,這款車可能在 2027 年迎來中期改款,屆時可能會升級電池容量,現在入手的用戶要做好 “三年小迭代” 的心理準備。

Model Q 和 Model 3 同用 4680 圓柱電池,但電池容量從 75kWh 縮減到 55kWh,這也是它續航比 Model 3(675km)短的核心原因。

不過兩者的電機技術同源,雙電機版都采用異步電機 + 永磁同步電機的組合,只是 Model Q 的電機功率調低了 20%,既保證了性能優勢,又控制了成本。這種 “技術下放但參數適配” 的策略,讓 Model Q 既能吸引預算有限的用戶,又不會沖擊 Model 3 的銷量,可見特斯拉對產品定位的把控很精準。

Model Q 的隱藏式門把手在 - 5℃的低溫下,開啟成功率比 Model 3 高 10%,這是特斯拉針對北方用戶做的小優化。但它的快充速度沒有驚喜,從 30% 充到 80% 需要 45 分鐘,比海豚慢 5 分鐘,這也是追求續航后不得不妥協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