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又搞大新聞了!”

最近,北京大學科研團隊用FAST(中國天眼)捕獲到恒星黑子磁場射電信號的消息刷屏,不少網友調侃:“這是收到外星人的問候了?”

別急,這次的發現雖然不是外星文明,但含金量一點不低——它相當于拿到了研究“哪些星球能住人”的關鍵鑰匙。

咱們今天就用大白話聊聊,這口“地球最大鍋”到底挖到了什么寶貝。

下面,譚天道地,為你解讀!

捕獲的“密語”到底是啥?

首先得明確,這次抓來的不是“外星電報”,而是來自一顆距離地球約100光年的恒星的“磁場信號”。

可能有人要問:恒星不就是會發光發熱的大火球嗎?咋還有磁場?

這就不得不提“恒星黑子”了。

跟太陽上的黑子類似,其他恒星表面也會出現溫度較低、磁場超強的暗區,這就是恒星黑子。以前天文學家只能通過光學望遠鏡看黑子的“模樣”,卻摸不清它的磁場底細。

這次中國天眼牛就牛在,首次用射電信號“摸”到了恒星黑子的磁場——相當于不僅看到了人的影子,還測出了他的體溫和心跳。

為啥非得是中國天眼?這“鍋”有多硬核?

能捕獲到這么微弱的信號,全靠中國天眼的“超能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達到500米,相當于30個足球場那么大,能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相當于在月球上打電話,地球都能聽清。

更關鍵的是它的“靈敏度”。恒星黑子的磁場信號極其微弱,就像在喧鬧的菜市場里聽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

以前的望遠鏡要么“聽力不好”要么“視野太窄”,根本抓不到。而中國天眼通過獨特的饋源艙設計,能精準聚焦信號,再加上超高靈敏度的接收機,才把這“星星密語”從宇宙雜音里扒了出來。

北大科研團隊負責人說,為了捕捉這個信號,他們連續觀測了好幾個月,光數據處理就花了半年。

除了“炫技”,這發現跟我們有啥關系?

可能有人覺得,研究恒星黑子離我們太遠了。

但你知道嗎?這事兒直接關系到“人類能不能找到第二個家”。

天文學家早就發現,恒星的磁活動會影響周圍行星的宜居性——比如太陽爆發耀斑時,強烈的電磁輻射會干擾地球衛星,要是換成一顆磁活動不穩定的恒星,它周圍的行星就算在“宜居帶”里,也可能被輻射烤成“焦土”。

這次捕獲到恒星黑子的磁場信號,相當于有了“檢測工具”。

以后天文學家再尋找系外宜居行星時,就能先通過磁場信號判斷它的“宿主恒星”磁活動穩不穩定,避免做“無用功”。


打個比方,以前找宜居星球像瞎貓碰死耗子,現在相當于帶了個“體檢儀”,能先給恒星做個體檢,再判斷它身邊的行星有沒有“住人”的潛力。

從去年發現快速射電暴的重復信號,到今年捕獲恒星黑子磁場,中國天眼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這口“地球最大鍋”不僅讓中國射電天文學領跑世界,更在幫人類一步步揭開宇宙的奧秘。

說不定再過幾十年,當我們真的找到宜居星球時,回頭會發現,關鍵的第一步,就是這次捕獲到的那束來自100光年外的“星星密語”。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