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一晚間,資本市場又迎來了“OpenAI下單”時刻。

AI龍頭與博通發布公告稱,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10吉瓦規模的定制AI芯片和網絡系統機架。受此消息影響,博通股價周一開盤后拉漲近10%,市值勁增超1500億美元。

image

(博通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事實上,博通首席執行官陳福陽在上個月的電話財報會議上,已經暗示過會有“新的大買家”加入,使2026財年的人工智能收入顯著改善。博通也曾在9月披露,有一份來自匿名新客戶的100億美元定制芯片訂單。

根據聯合聲明,OpenAI將主導芯片和系統設計,博通負責聯合開發和部署。兩家公司將于2026年下半年開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

對于這次合作,OpenAI總裁布洛克曼表示:“通過自研芯片,我們能將開發前沿模型和產品積累的經驗直接嵌入硬件,從而開啟更高層級的智能與能力。”

這也是OpenAI最近下訂的最新一批芯片。

英偉達上月曾宣布,向OpenAI投資最多1000億美元,用來配置至少10吉瓦的算力規模。上周,OpenAI又與AMD簽署合同,計劃部署至少6吉瓦的AMD尖端算力卡。加上博通,OpenAI這三筆交易訂的芯片需要26座常規核電站規模的供電才能跑得動。

在周一更新的OpenAI播客節目中,奧爾特曼透露,公司與博通已經合作了18個月,雙方正在“從晶體管層面重新構思技術架構”,一直延續到用戶向ChatGPT提問時的全流程處理。他強調:“通過優化整個技術堆棧,我們能實現顯著的效率提升,這將帶來更優異的性能表現、更快的模型響應以及更低的運行成本。”

陳福陽也在播客中強調:“自主研發芯片才能掌控命運”。

這筆交易也使得OpenAI加入了Alphabet、亞馬遜的行列,自研AI芯片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同時,通過采用博通的網絡技術,OpenAI也能有效分散高度依賴英偉達專有技術的風險。

至于所謂的“AI投資泡沫”擔憂,布洛克曼也在周一直言“這點芯片根本不夠”。他表示,僅憑10吉瓦的算力并不足以支撐OpenAI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愿景,與OpenAI的愿景相比“這不過是九牛一毛”。

周一也有消息稱,奧爾特曼近期曾向員工們表示,OpenAI計劃到2033年新建250吉瓦的算力。若按照英偉達芯片的價格標準,這一規劃的耗資將達到10萬億美元。博通的定制產品預計會比英偉達更具性價比。

奧爾特曼也坦言,OpenAI需要創造新型融資工具來支撐如此龐大的建設計劃,但尚未透露具體實施方案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