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現場,37歲的蘇炳添完成了職業生涯的謝幕之戰。當他作為第一棒完美起跑、順利完成交接棒,最終見證廣東隊以38秒01奪冠實現三連冠時,全場觀眾舉起手機組成燈海,用最熱烈的方式送別這位“亞洲飛人”。

這場謝幕戰滿是傳承的深意。蘇炳添主動放棄熟悉的沖刺第四棒,選擇最考驗穩定性的第一棒,只為給三位00后隊友鋪好奪冠之路。“把最難的起跑交給自己”,他用0.151秒的快速反應啟動,交接棒時已拉開3米優勢,用老將的擔當為團隊保駕護航。頒獎儀式上,他將金牌掛在18歲小將陳冠鋒脖子上的畫面,成為中國短跑精神傳承的動人注腳。

回顧職業生涯,蘇炳添書寫了太多傳奇。2015年,他以9秒99成為首位跑進10秒大關的亞洲本土選手;2021年東京奧運會,他以9秒83刷新亞洲紀錄,成為電子計時時代首位闖入奧運百米決賽的亞洲選手。從青澀小將到不老傳奇,他用十年光陰打破“黃種人短跑極限”的魔咒。

如今,蘇炳添轉身開啟新征程。身為暨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的他,正用科學訓練方法培育下一代短跑新星,建立青少年人才數據庫,編寫專業訓練圖譜。當他繞場致謝時,看臺上“蘇老師好”的整齊吶喊,印證著他從賽場偶像到啟蒙導師的蛻變。

賽道有終點,熱愛無止境。蘇炳添的謝幕戰,不是結束而是傳承的開始。他留下的不僅是耀眼紀錄,更有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那些在田徑場上模仿他起跑姿勢的少年,正是中國短跑未來的希望,也讓我們相信,“蘇神”的故事落幕,中國速度的傳奇終將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