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不知道差友們有刷到這條熱搜不?說是有博主爆料,iPhone Air因國內外銷量不佳,處于停產狀態。
來源:財經網科技
圖片
但實際上,我找了原博主發的消息一看,發現這又是條斷章取義的新聞。
人家原話說的是前加工制程停產,也就是金屬件停產。這些東西在iPhone Air發售之前已經做好了,并且能滿足目前的訂單量,不需要再繼續加工制造了。
蘋果打算攢一波訂單后,再去做Air的新金屬件。
來源:定焦數碼
圖片
結果被媒體傳成了“iPhone Air停產”,把@定焦數碼 本人都給整懵了。
其實關于iPhone Air的銷量,我們原本的預期就不高,因為早在發布的時候就聽供應鏈的小伙伴說過,蘋果內部對于這臺機器的銷量預期也就百萬級。
相對而言,蘋果對于iPhone 17標準版和Pro版的銷量預期都是千萬級起步。
所以說,像iPhone Air銷量遇冷這種情況,我們都是可以預見的。
來源:日經亞洲
圖片
不過相比起賣得好不好,對于iPhone Air這樣的手機,作為一個數碼愛好者,托尼更關心的還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之前有很多人說,蘋果之所以推出iPhone Air,主要是為了給未來的折疊屏探路,但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
托尼覺得想要解答這一點,咱們還得從它的內部尋找答案,所以我們之前也專門買了兩臺iPhone Air進行拆機。
這里我先給大家下一個結論:iPhone Air不只是為折疊屏試水,在它身上,你可以看到更多對于未來蘋果設備的探索,它更像是奠定了蘋果未來十年技術發展路線的初號機。
那它都探索了些啥呢?
圖片
我覺得主要是材料工藝、堆疊設計和元器件小型化這三個維度。
咱們先從材料聊起,iPhone Air是今年3款新機中,唯一一款用了鈦金屬的機型。
圖片
不知道小伙伴們知不知道,蘋果用的鈦金屬,跟大家能在網上買到的那種純鈦保溫杯是不一樣的。
從iPhone 15 Pro這代開始,蘋果用的就一直是5級鈦合金。
圖片
相比純鈦,這種鈦合金在90%鈦的基礎上,摻入了6%的鋁和4%的釩被稱之為所謂的“黃金配比”。
簡單來說,在合金當中,鋁能滲透入鈦晶格,增強合金的耐熱性和穩定性。這樣一來,鈦合金在高溫下就不容易變形和軟化,從而增加整體的強度。
而釩的加入,則可以提高材料在加工時的可鍛性和可成型性,更方便加工,同時也能提高材料的斷裂韌性,這樣鈦合金在沖擊下就不容易裂開。
所以對比純鈦,5級鈦合金在強度、耐熱性、韌性、可塑性以及抗疲勞性等性能指標上,要更好,一般會用在航空航天的關鍵部位上。
圖片
而由于5級鈦合金的韌性更好,也使得iPhone Air可以把中框做到0.6毫米(最?。┑那闆r下,有著更好的抗凹陷能力,不容易產生永久變形。
來源:LS Manufacturing
圖片
從一些博主的測試來看,今年的iPhone Air,不僅不容易被掰彎,而且在機身產生輕微彈性形變后,也能立刻回彈。
可以說,5級鈦合金的強度和韌性這兩項特性,讓蘋果可以在把機身框架做薄的同時,解決了超薄機身易損壞的核心矛盾。
來源:JerryRigEverything
圖片
好,聊完了材料和工藝的情況,咱們再聊說說機身內部的堆疊設計。
從整體的排布結構來看,iPhone Air和17 Pro一樣,都用了類似安卓這邊的三段式布局,主板變成了橫向排布,并且進行上移,整個機身由上到下,分別是主板/攝像頭、電池、馬達和麥克風等周邊零部件。
圖片
這樣做的好處是,主板變成了橫置后,可以避免在機身產生彎折時,不會也把主板一波帶走,要知道主板基本就是手機上最金貴的零件了。
當然,這也能讓出更多的空間來給電池,我們目測是有差不多6成的機內空間,都用來放置這塊3149mAh(額定值)的電池了。
圖片
但即便是做到這樣了,我們實測出來的續航也并沒有好到哪去。
在3小時續航測試中,它的剩余電量只有67%,這個成績是要落后于iPhone 17標準版的。
圖片
而在電池的下方,大家可以看到,蘋果把更多的空間讓給了振動馬達,反而把底部的揚聲器給砍了。
其實假如把C口給砍了的話,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底部揚聲器也可以回來了?
總感覺,蘋果到最后肯定是會像過去砍3.5mm接口一樣,把C口也給砍掉的。
圖片
接下來再來看機身頂部,這塊區域可以說是把堆疊的藝術發揮到極致。
具體就體現在這個凸臺上,蘋果將這個設計稱之為Plateau,也就是高原的意思。
它跟之前咱們常說的Deco,最大區別就在于,Deco起的是裝飾作用,而這個拓展平臺設計是有工程考慮在里面的。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