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主打高性價比的新勢力品牌,隨著零跑旗下車型矩陣逐漸完善,銷量也實現了快速增長,從7月的銷量來看,零跑汽車當月交付量達50129輛,同比增長126%。成新勢力“一哥”,這不僅打破了品牌單月交付紀錄,更使其成為國內第二家達成月銷5萬臺的新勢力車企,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零跑具體的表現和優勢。
產品矩陣的精準定位
零跑汽車能夠取得銷量上的突破,主要原因是零跑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目前零跑旗下七款車型覆蓋了A0級到中大型轎車和SUV市場,形成了“入門級走量+中高端溢價”的品牌模式。
從具體車型銷量來看,從6月起已經連續兩月交付超1.4萬輛,同時零跑C10連續9周蟬聯新勢力中型SUV銷冠。而近期上市的車型更展現出“高性價比”本色,11.38萬元即配備激光雷達與高通8295芯片,將高階智駕門檻拉低至當前燃油車型主力價位區間,在上市72小時鎖單量就已突破萬臺,預計會在未來為零跑貢獻更多銷量。
技術自研的支撐
之所以零跑能擁有“高配低價”的產品優勢,堅持全棧自研戰略是零跑獨特競爭優勢的核心原因。從動力總成到智能座艙,從域控制器到輔助駕駛系統,零跑品牌在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控使其單車型研發周期較傳統車企大幅下降。
例如在近期熱門車型零跑B01上,自主研發的LEAP3.0架構實現了整車線束30%的減少,同時零部件通用化率提升至88%,這種模塊化設計讓整車成本端有著較大的下降。而在電池領域,CTC2.0一體化技術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成本。不同于依賴供應商的傳統模式,零跑構建的垂直整合體系,使其在價格戰中始終保有成本優勢。
全球化布局的雙向賦能
零跑在海外市場的突破也是銷量提升的重要推手。從零跑的官方數據來看,上半年出口量已達20375臺,其中德國市場表現尤為突出,當地消費者對C10車型的智能泊車系統接受度超預期。目前零跑在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30余國建立了600余家門店,同時避開了特斯拉、比亞迪的主戰場,在細分市場建立先發優勢。另一方面,海外訂單對柔性產線的壓力測試,反而促使杭州工廠產能爬坡速度進一步提升,這種國內外市場的良性互動,形成了銷量的雙輪驅動。
渠道改革提升銷售效率
零跑在銷售網絡的快速擴張與下沉,同樣拉動了終端的轉化率。截至7月底,零跑在國內門店已達951家,其中319家零跑中心深入三、四線城市,491家體驗中心構建起“半小時服務圈”。這種“體驗-交付-服務”的一體化模式,使到店轉化率較傳統4S店有較大提升。在當前國內新能源滲透率超過50%的局面下,銷售渠道的布局密度已成為決定市場份額的關鍵變量,而零跑顯然在這場布局賽中搶得先機。
總結:
除了以上幾方面對于銷量的提升之外,零跑與Stellantis集團的戰略合作也帶來了質變,借助后者全球采購體系,零跑在動力電池、充電樁認證等方面也形成了差異化優勢。對于零跑而言,目前月銷5萬只是新的起點,隨著工廠產能爬坡與D系列旗艦車型的推出,未來更高的銷量成績已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