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北機場,某個出口的天橋的出鏡率很高,因為這里能看到重慶的網紅出租車“黃色法拉利”集體排隊的盛景。7月底的一天,網紅出租車集體消失,200輛阿維塔12整齊亮相。很多人以為重慶出租車煥新了,其實不是,這是長安汽車集團為自己成為新央企而慶祝的方式。
為什么是長安?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重慶掛牌成立,這家新央企由原兵器裝備集團實施分立,擁有117家分子公司。
十年前,國內最火熱的行業是房地產。萬科的王石、綠城的宋衛平、融創的孫宏斌等大佬是各家媒體報道的對象,一時風光無限。“房住不炒”的總基調奠定后,房地產的引擎不再高速旋轉,進入怠速狀態。
十年后,新能源汽車成為展示中國經濟和科技活力的原驅力,德國工業4.0已經成為雜志上的抽象符號。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官宣之后,雷總在微博上留言祝賀,舉起了“長期主義”的標簽。
你看,雖然各家品牌在臺前打打殺殺,但江湖的本質依然是人情世故。
那么,為什么是長安?
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有很多孩子,自然會選最爭氣的那個。長安現在的造車節奏,可以說是有聲有色。
長安汽車目前有阿維塔、深藍、啟源三個新能源品牌,分別定位不同的市場區間,EPA/CHN/SDA三大純電平臺架構已經量產,在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和布局明顯領先。長安汽車確實屬于較早發現、較早執行、較早實現的車企。很早就和華為、寧德時代等頭部供應商合作,相關技術儲備較多。
當然對重慶來說,這也是一次揚眉吐氣的契機,畢竟作為直轄市之一,此前一直沒有一家央企。隔壁四川有東方電氣,雅江集團的雙總部之一設在成都,重慶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如今新央企終于落戶,不僅事關GDP,對高端人才的聚焦和產業鏈的提升都有積極意義。
以后提到重慶,大家不要只想到8D魔幻的打卡點了,還有這家新汽車央企。
給長安帶來什么?
至此,國內正式形成中國一汽、東風公司、中國長安汽車三大央企汽車集團。一汽擅長在燃油車領域發力,東風主打商用車領域,長安汽車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科技,從各自的定位,你就可以看到國家的智慧和手筆,三碗水端得相當平。
成為國資委一級央企后,會給長安帶來什么?
舉個例子,之前做一道菜,你要從買食材開始向上面層層匯報,做成什么口味也要獲得授權,即便最終做出了美味,但這個過程浪費的時間和溝通成本是巨大的,而現在你可以自己決定食材和做法,勢必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烹飪技術了。
簡而言之,就是更好的資源配置和自主決策權。
很多企業成立的時候,會描繪自己的使命和愿景,中國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我們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和一汽的徐留平、東風的楊青一樣,朱華榮也是理工科出身。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和機械打了半輩子交道,從技術員到董事長,積累了研發、管理、戰略三重核心能力。不難發現,汽車行業最終還是需要理工科背景的人來掌舵,畢竟改革和創新的底色是技術。
一位偉人說過,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斗,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長安便是自我奮斗和踩中時代脈搏的雙重代表,如今國家給到一個新的平臺,朱華榮也表示出難以克制的欣喜:“長安面臨的這片天地太廣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滿滿的機會。長安過去所擁有的資源太少太小,(現在)突然發現有了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感覺。”
對行業有什么意義?
第一,讓大家看到了更專業的改革方向。之前曾計劃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合并,談了116天后,還是分開了。考慮到規模和管理級別的差異,兩個巨頭的合并必然是存在大量摩擦的,最終采用分立的方案,沒有強行整合,體現了國家從"規模整合"轉向"專業聚焦"的改革思路。
第二,手里有錢,眼看四方。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是200億元人民幣,屬于行業罕見的規模。先給大家科普一個“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屬于新興行業,包括新能源汽車、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領域,從數量來看,現存央企中新質生產力的規模還不夠大,長安已經明確布局這些領域,有了資金的注入,才能有技術的爆發,最終實現行業繁榮。
第三,重慶的經濟和就業迎來新階段。和上文中講到的一樣,作為首個在重慶落戶的汽車央企,長安必然會發揮鏈主作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帶動超1000家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就業崗位也是數以萬計。大家都知道,重慶一直是制造業強手,但是長期以來缺乏一個擲地有聲的領頭央企,如今終于圓滿。
結尾
縱觀藍星,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表現是十分杰出的,無論是市場容量和技術積累,都領先于燃油車時代的老牌汽車強國。顯然,現在已經不適合再提飽和式競爭和粗放式投入了,做大然后做精,是必然之路。換句話說,新能源的戰爭已經進入下半場,目前留在牌桌上的,都是有實力的強手。
長安汽車的前身可追溯至1862年由李鴻章創辦的上海洋炮局,貫穿了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關于未來,競爭依然是主旋律。正如朱華榮所說:“這一輪競爭里面,誰要走到了前列,誰就更有生存機會。如果沒有這些突破,很難在這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時代會給先驅者嘉賞,一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正在航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