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風奕派汽車科技公司以一場戰略發布會宣告中國汽車“央企新勢力”的正式啟航。在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楊青的見證下,新成立的東風奕派科技首次完整披露 “未來之翼”戰略計劃,圍繞技術、產品、品牌、海外四大支柱構建發展藍圖。
在《一品汽車》看來,奕派科技以四大戰略支柱展開央企新勢力的技術羽翼。這家整合東風風神、東風奕派、東風納米三大品牌資源的科技公司,承載著東風自主乘用車主力軍的使命,勢必開啟央企轉型升級的突破性探索。
01
四大戰略支柱:
央企新勢力的全維布局
Part One
發布會現場,東風奕派科技總經理汪俊君站在聚光燈下,首次完整闡釋“未來之翼”的戰略內涵。這一戰略框架以技術、產品、品牌、海外為四大核心支柱,構建起東風自主乘用車集約化發展的新范式。
技術之翼率先展開,背靠東風集團56年造車底蘊和“十四五”期間超500億元研發投入,東風奕派科技亮出六大技術基座。其中包括保障安全的“量子架構”、提升能效的“馬赫動力”、優化交互的“天元智艙”、實現自動駕駛的“天元智駕”,以及塑造美學和品質的兩大支柱。
產品攻勢緊隨其后,汪俊君承諾,到2028年產品矩陣將達到20款,且每款車型實現“每年進化、常用常新”。這一承諾直擊新能源汽車迭代緩慢的痛點,將互聯網思維注入傳統造車體系。
同時,品牌戰略采取雙軌并行:“奕派向上”整合資源進軍中高端市場,“風神向新”則聚焦全球家庭用戶。海外布局更為激進,計劃2027年推出30多款全球車型,網點突破2000家,2030年本地化制造占比超50%。
02
硬核技術:
從固態電池到千伏架構的突破
Part Two
在技術展示環節,東風奕派科技毫無保留地亮出技術底牌。汪俊君宣布,公司已成為全球首個擁有160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的車企,其壓鑄車身抗扭變形能力達到傳統車身的3倍。這一技術突破直接指向車身安全性和輕量化水平的躍升。
此外,電池技術迎來重大突破。東風自研的固態電池計劃于2026年量產上車,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在-30℃極寒環境下仍能保持70%以上的續航達成率。這一數據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在低溫環境下的續航痛點,為北方市場掃除障礙。
充電效率的創新更令人矚目。全球首個超千伏高壓架構將電壓平臺提升至1200V,支持峰值12C快充,常溫下充電1秒可增加2.5公里續航。按此計算,充電5分鐘即可補充450公里續航,徹底改寫電動車補能體驗。線控底盤技術同樣亮眼,實現100毫秒級的制動響應和3.5米超小轉彎半徑。這些參數背后,是東風“十四五”期間500億研發投入和1.2萬研發團隊的技術沉淀。
03
華為深度合作:
智能精品系列劍指高端市場
Part Three
在《一品汽車》看來此次奕派科技品牌戰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東風奕派科技與華為的深度綁定。汪俊君宣布,雙方將共同打造“智能精品系列” ,新一代乾崑智駕ADS 4.0和鴻蒙座艙5.0技術將應用于合作車型。據悉,雙方合作首款產品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將于2026年上市。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通過視頻表示,雙方將拿出“最先進的技術、最好的資源”進行深度合作。這種“自主技術+生態協同”的模式,被行業視為央企創新范式的突破性嘗試。
在此背景下,奕派品牌由此形成雙線布局:面向主流年輕用戶的“主流科技系列”和與華為共創的“智能精品系列”。品牌定位清晰區隔,避免內部競爭,同時全面覆蓋不同細分市場。東風風神品牌則轉向“智慧家享汽車品牌”的新定位,專注服務全球家庭用戶。發布會首秀的風神L8正是這一戰略的具象化呈現,其中汽中心實測純電續航248公里,綜合續航達2245公里,綜合油耗僅2.4L/百公里。
04
用戶承諾:
央企新勢力的服務革新
Part Four
“用戶口碑就是生命線和企業的一號工程。”汪俊君在發布會上的宣言,標志著傳統車企向用戶企業的徹底轉型。他提出 “10-60-24”用戶響應機制:用戶問題10分鐘響應,1小時提供解決方案,1天實現滿意閉環。
為實現這一承諾,東風奕派科技在內部發起“效率革命”:組建商企、研發、營銷“鐵三角”團隊,確保用戶需求直達產品開發端。公司定期舉辦用戶座談溝通會,開通高管直聯專線,讓用戶聲音直達決策層。
服務理念也延伸到產品定義。2026款eπ008以 “大舒適家” 定位上市,全系標配高通8295P芯片,搭載豆包&DeepSeek雙AI大模型,限時先享價17.36萬元起。這種“入門即高配”的產品策略,直擊家庭用戶的核心需求。
在質量保障上,東風奕派科技提出“死守安全、駕控、智能、品質四大技術護城河”。將用戶滿意作為衡量產品價值的最終標尺,標志著這家央企新勢力正在重構汽車行業的價值評估體系。
05
全球化布局:
從中國制造到全球服務的躍遷
Part Fifth
海外戰略展現出東風奕派科技的全球化雄心。“海外之翼”計劃通過商品領先、渠道優化、屬地化運營和營銷轉型四大動作開拓全球市場。據悉,到2027年,海外產品陣容將覆蓋ICE、HEV、EV全動力形式,全面適配A0級到C級多車型級別和左舵右舵市場。這種全方位布局規避了單一技術路線或區域市場的局限性。
制造本地化成為關鍵戰略。東風奕派科技計劃2026年實現本地化制造銷量占比20%以上,2030年提升至50%以上。同時錨定10個戰略市場,將中國文化元素與海外屬地化IP結合,實現品牌本土化融合。這一布局依托東風已有的國際化基礎。2024年東風乘用車新能源品牌銷量達21.3萬輛,同比增長82.4%;東風奕派品牌今年1-7月累計銷售134,592輛,同比增長32%,展現出強勁的 “奕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