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利汽車通過與歐洲汽車企業的并購及合作快速提升發動機技術實力,將電動車轉型時代下發動機技術重要性上升的局面視為機遇,其核心是瞄準重新崛起的混合動力市場,更準確地說,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
標普全球移動(S&P Global Mobility)預測,到 2032 年,全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的年銷量將達到 1141 萬輛,較 2024 年增長約 2.2 倍。分析指出,盡管吉利自 2005 年起就專注于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發,但目前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仍由比亞迪占據絕對優勢。
吉利追趕比亞迪的戰略核心在于整合歐洲技術。繼 2010 年收購瑞典之后,吉利在 2021 年與沃爾沃成立動力總成合資公司Aurobay,正式著手獲取發動機技術。2024 年,吉利又與法國雷諾成立合資公司HORSE Powertrain,大規模吸納歐洲的發動機技術資產。
2010 年代后期,西方企業轉向電動車發展,對發動機部門及專業人才進行精簡,而吉利抓住這一機遇,迅速吸納了歐洲卓越的發動機技術。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發動機效率。吉利宣稱,到 2025 年將超越比亞迪 46% 的熱效率,并同時發布了新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 “EM AI 超級混動 2.0”,稱該技術所應用的量產發動機實現了全球領先的 47.26% 熱效率。
應用該技術的新型轎車 “銀河 A7”(Galaxy A7)在一次充電及加油后,續航里程可達 2100 公里以上(CLTC 標準),吉利強調這與比亞迪最近發布的第五代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 “DM-i” 處于同等水平。不過,與電動車技術一樣,內燃機發動機的性能也需要進一步驗證。
除發動機技術外,吉利還積極投身未來技術的研發。其目標在 2025 年下半年推出可同時使用甲醇和汽油的混合動力發動機,預計熱效率將達到 48.15%。此外,吉利還啟動了氫發動機技術的研發,在多個領域擴大技術投入。
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動機研發競爭正日趨激烈。長城汽車和奇瑞汽車也以接近 40% 的熱效率為目標,研發下一代發動機。
在全球電動車銷量放緩的背景下,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對吉利而言堪稱重要機遇。吉利以沃爾沃、雷諾等歐洲企業的技術為基礎,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的升級,這也是行業變革的一個側面體現。中國吉利汽車通過并購沃爾沃、雷諾等企業獲取發動機技術,正式開啟追趕比亞迪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