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戲、音樂和AI三條戰線上,網易正在被騰訊越甩越遠。
本周,騰訊、網易相繼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盡管整體規模和營收構成差距很大,但兩家公司多塊業務存在交集,尤其是游戲,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游戲是兩大巨頭的壓艙石。報告期內,騰訊國內游戲收入404億元,同比增長17%;國際游戲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35%。
相比之下,網易游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增長13.7%,至228億元,低于此前彭博社預測的234億元。網易方面表示,該部門收入環比下降是由于部分自研和授權游戲的銷售下滑。
網易游戲收入本來就比騰訊少得多。更低的增速,意味著網易將被拉開更大差距。
在游戲業務之外,騰訊網易還圍繞云音樂展開爭奪。
第二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 84.4 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在線音樂服務 68.5 億元,訂閱收入43.8 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 1.244 億。
相比之下,網易云音樂在第二季度的數據并不好看,凈收入20 億元,同比減少3.5%。不過,雖然整體營收略有下滑,但在變現能力提升下,網易云音樂延續盈利增長態勢。在上半年營收公告中,網易云音樂實現營收38.3億元,同比略降6%;但營業利潤錄得8.4億元,同比增長40.8%。
最后是AI。兩家公司都把AI大模型作為發力方向之一,但網易的聲勢顯然不如騰訊。
騰訊在大模型領域已經形成規模化效應,當季研發投入達202.5億元,同比增長17%;資本開支191億元,同比激增119%,重點投向AI基礎設施。此外,混元系列模型也在開源社區收獲了不錯的反饋。
除了在廣告/游戲提效場景的應用,騰訊的多項AI應用也深度落地, QQ瀏覽器升級為AI瀏覽器服務超5000萬用戶;微信上線智能客服、視頻自動總結等功能,小游戲流水同比增長20%。大手筆投入AI基建的回報,正在逐漸顯現。
網易以有道為AI主攻手。第二季度,有道凈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7.2%;在AI能力的運用上,今年6月,有道宣布正式開源“子曰3”系列大模型。其在一系列數學推理任務中取得了領先的性能。伴隨著大模型能力的不斷升級,有道學習服務與AI訂閱保持30%左右增速,在線營銷收入同比+23.8%。
整體而言,網易依然是一家營收基本盤穩固、利潤豐厚且保持增長的優質標的。但與老對手騰訊相比,它在各條戰線上都被壓過一頭,而雙方的差距正在繼續擴大。
對于網易游戲而言,最大的壓力仍然來自那位深圳的競爭對手。
騰訊第二季度財報中,游戲業務在國內外持續擴大版圖, 除了《三角洲行動》作為重磅新品持續發力外,《王者榮耀》也重回全球手游收入頭把交椅。
國際市場方面,《皇室戰爭》流水創七年新高,《PUBG MOBILE》表現穩健。這些騰訊頭部產品的地位短時間內很難被撼動,對于這兩家游戲巨頭而言,新的角力點可能還是在后續發布的新品上。
另一邊,過去半年,隨著創始人丁磊回歸一線,網易游戲動作不斷,一方面推出游戲新品擴大覆蓋面,另一方面,“老面孔”的運營熱度不減,疊加暴雪重回國內市場的積極影響,游戲業務整體仍維持增長態勢。
從 2025 年二季度到暑期檔,網易在游戲業務上干了四件事:新游破圈、老 IP 拉長、授權內容恢復、海外管線試水。
但環比下降的增速,以及下半年相對平淡的新游戲的發布計劃,相比起隔壁來勢洶洶的騰訊,讓業內對網易游戲的增長性,顯露出相對謹慎的態度。
眾所周知,游戲業務是網易的絕對基本盤,占到了總營收的81.7%。財報中提到,游戲收入的同比增加來自《第五人格》、新上線的《燕云十六聲》和《漫威爭鋒》,以及若干代理游戲等凈收入的增加。
新品游戲領域,《燕云十六聲》是網易近半年較受關注的新游戲,在財報后的電話會上,網易CEO丁磊表示,《燕云十六聲》整體的數據表現穩健,無論是在活躍用戶還是商業化表現上,都已經超過上線前的預期。
除了游戲質量本身,《燕云十六聲》維持了高頻的版本更新節奏,游戲運營方還不斷設置抽獎/周邊運營活動,比如與ROG聯合舉辦“江湖爭鋒挑戰賽”等,以擴大游戲影響力。
目前,網易的爆款游戲產品中,以動作游戲和RPG類型為主,在網易第二季度電話會議上,有媒體問及丁磊怎樣看待射擊游戲品類。
丁磊坦言,用戶對射擊類產品的要求普遍比較高。第一要求美術的質量非常高,第二要求玩法有創新,“我們也希望在賽道里面能有自己領先的產品。”
但丁磊的希望,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實現,在行業的另一邊,騰訊的新品《三角洲行動》在持續發力,7月中國區月均DAU超過2000萬,進入全行業DAU前五。加之《和平精英》等游戲在手游領域的霸主地位,騰訊在FPS基本盤上的優勢似乎難以撼動。
老游戲方面,《第五人格》在賽季更新后,登上國區iOS榜單第六名;《夢幻西游》電腦版在8月3日創下293萬同時在線的新高;《逆水寒》引入了“AI NPC”等新機制,在二周年大更后同樣沖上iOS暢銷榜前三,在這些老IP上不斷革新運營策略,網易在新老業務中都沒有放棄尋找增長點。
“網易在新老游戲之間的運營,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策略,有一套標準的操作流程。”財報電話會議上,丁磊坦言,網易知道自己該如何做好營銷,尤其要積極利用好自媒體和AI工具。
另一方面,以《燕云十六聲》和《易水寒》為代表,網易在不斷推進旗下游戲的全球化落地。
據了解,網易方面已經協調了港澳臺地區的代理商,并于本月初開啟《燕云十六聲》海外版本的“定音測試”,PS5端落地也在同步推進,且《燕云十六聲》在PS5將至少有半年獨占(主機端僅在該平臺發布)。
而隨著《逆水寒》手游全球預注冊已于5月開放、《命運:群星》手游將于本月28日海外發布,加上北美市場本身表現不錯的《界外狂潮》《全明星街球派對》《漫威秘法狂潮》等游戲,“出海”可能成為2025年網易游戲的關鍵詞。
而在自研游戲之外,作為網易最重要的代理業務之一,暴雪的回歸讓網易守住了這一塊自留地。
《爐石傳說》7 月 9 日推出“安戈洛龜途”擴展包后迅速登上 iOS 暢銷榜第五位。《魔獸世界》宣布 11 月即將上線新的國區獨家服務器,在玩家社區內獲得熱烈反響。
對于網易和暴雪的雙方合作,丁磊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只要合作雙方能做出更多符合中國玩家游戲品味的內容,相信有機會獲得更多新的玩家和用戶,也會吸引更多沒有回歸的老用戶。“我們相信在中國,暴雪游戲的潛力是巨大的。”
在游戲基本盤之外,網易云音樂和創新業務兩個板塊是營收出現下降的主要部分。
網易有道的收入同比增長7.7%,但網易云音樂及其創新業務的營收同比分別下降了3.5%和17.8%。
非游戲業務的表現不佳,成了一些投資者眼中的風險因素,財報發布當晚,網易在美股盤前一度跌幅超7%,不過截至發稿前,網易股價仍維持在130美元左右,并未出現繼續下滑的趨勢。
網易云的營收曲線的變化,背后是產品思路的不斷調整。今年5月,網易云音樂iPad端上線“無廣告純凈版”Beta,強調大屏沉浸體驗與系統適配,這是一次“去打擾,純聽歌”思路的轉向;同時,從去年年初開始,網易云方面一直持續在給APP持續做瘦身,簡化筆記/社區等功能,弱化用戶交互中商業因素、強化核心播放場景中的服務密度。
一系列的操作下,網易云方面新的運營思路已經顯現:不追短平快的虛胖 GMV,回到“音樂本身”的生意里。
在這一思路的延展下,網易云持續行業側的外延合作。今年5月與Soundcharts達成數據合作,把云音樂榜單納入全球唱片行業看板;同樣在5月,網易與韓國RBW達成版權合作,進一步補齊版權拼圖。
解構網易云音樂的半年業績不難發現,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約 43.1%,僅為?人民幣?8.6 億元。這一結果似乎也印證了前文的結論,即網易云正更專注于核心音樂業務,逐漸剔除部分盈利能力低、成本高的業務,優化了收入結構和成本結構。
在網易云轉變打法的同時,騰訊音樂方面仍在大手筆進擊。
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騰訊音樂總營收 84.4 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在線音樂服務 68.5 億元,訂閱收入 RMB 43.8 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 1.244 億。
從營收視角看,網易云上似乎落后的騰訊比較多。這一點在毛利率視角也得到了印證,網易云音樂上半年毛利率為36.4%,而綜合騰訊Q1和第二季度財報,騰訊音樂上半年毛利率約為44%。面對著一個有著更多營收、更大體量、更高利潤率的同行,“云村”還需要進一步迭代運營思路。
在網易第二季度財報中,“創新及其他”板塊凈收入為17億元,環比從16億元回升、同比自上年同期的21億元下滑至17億元(-17.8%)。根據網易方面披露,同比下滑的主因是嚴選、廣告服務及該分部內其他若干業務的收入減少。
據了解,“創新及其他”包含網易嚴選、廣告服務、網易傳媒、網易數帆等業務,該分部收入占總凈收入279億元中的約6%,在網易的商業版圖中是體量相對較小的一塊。
然而,在網易隔壁,營銷廣告業務卻是騰訊手中的一張王牌。
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至358億元,毛利率從56%提升至58%。這一變化得益于AI對廣告平臺的升級,廣告點擊率和轉化率得到提升,廣告主因此愿意在視頻號、小程序和搜一搜等高利潤渠道投入更多預算。
另一方面,在頭部電商平臺的擠壓下,網易嚴選面臨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以今年“618”為例,電商平臺的戰線被拉到 37 天,平臺補貼與內容密度空前,擠壓了非頭部平臺的曝光與轉化效率;對嚴選這類強調“性價比+品質感”的精選電商品牌而言,伴隨著漫長的補貼周期,無疑會更難兌現增長目標。留給網易嚴選的,也許更多是那些相對“偏門”SKU的細分賽道。
在網易的AI布局中,游戲、網易有道和機器人是被提及比較多的業務。
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在提及AI時,丁磊表示,網易積極投入大量資源去適應和利用好AI,目前AI在網易的產品開發和運營上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不久的將來,可以利用AI做出更生動有趣的游戲。
而在機器人領域,繼推出挖掘機器人、裝載機器人后,網易伏羲旗下網易靈動發布了全球首個工程機械具身智能模型“靈掘”。
在今年的WAIC現場,“靈掘”模型實現了在上海遠程操控蒙古露天礦山挖掘機。據了解,網易靈動首次開源“靈掘”數據集,計劃聯合行業在2027年實現超30座礦山無人化運營。
在AI+游戲結合方面,網易最早于去年在《永劫無間》上引入了AI隊友設定,并于年底《逆水寒》上引入了“AI 大模型競技場”玩法,以大模型能力驅動游戲中的 NPC 對話。今年2月 ,網易的AI npc進一步迭代,由DeepSeek 驅動的 NPC “沈秋索”上線《逆水寒》。
正當業內對網易在AI+游戲玩法上有更多期待時,就在最近,網易內部卻鬧出了一起“抄襲”事件。
近期,《燕云十六聲》隨版本上線的新AI玩法被質疑“抄襲”網易旗下另一武俠游戲《逆水寒》。此次“抄襲”風波直接“點燃”了兩大游戲社群。隨后,《燕云十六聲》官方與網易互娛人工智能實驗室不得不先后下場回應。聲明中表示,互娛AI Lab為《燕云十六聲》提供了一系列趣味玩法的算法支持,技術方案均基于產品需求進行原創性定制開發。
這一事件的兩個游戲背后,是網易旗下的兩大游戲事業群:網易互娛和網易雷火,而這兩個團隊背后還有各自的AI技術部門,分別是互娛AI Lab和網易伏羲實驗室。雖然不排除兩套班子搞“賽馬”的可能,但這場“抄襲”風波,似乎表現出網易在AI資源整合/管理上有一些未知的阻礙。
此次網易第二季度財報的披露過程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人事變動。網易任命陳覺忠為獨立董事。陳覺忠現任香港數碼港管理公司CIO,是香港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成員,并自今年4月起擔任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SFAT)小組成員;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
從財報中不難看出,網易似乎正在進入一個“不溫不火”的增長期,在主營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短期內看不到進一步打破行業格局的可能,在這個時間點引入一位熟悉港股規則、投行與創投三棲的獨立董事,無疑有助于公司在內外部監管與資本溝通之間取得更平衡的節奏。
另一方面,對于業務板塊份額并不平衡的網易而言,僅有主營業務游戲的增長還遠遠不夠,網易方面需要更多成果,來證明自身有擁抱新業態/前沿技術的實力。而隨著財報中披露營收增長不及預期,市場也需要更長的時間窗口,去重估這位游戲巨頭的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