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汽埃安公布最新銷量數據,7月銷量26557輛。
而作為對比,廣汽埃安 2024 年 7 月全球銷量 35238 輛,穩居主流純電前三。2023年 7 月銷量為 45025 輛。從近三年7月份的銷量數據也可以看出,埃安的發展軌跡。
來自廣汽集團的官方數據顯示,埃安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 108677 輛,同比下滑 13.97%。具體到車型方面,作為埃安銷量基石的AION Y與AION S,上半年的月均銷量已經跌破了萬臺,AION Y上半年累計42578臺(6月7732臺),AION S前六月累計32570臺(6月4123臺)。
高端車型方面,AION LX的處境更為艱難,上半年累計僅售出132臺,6月銷量僅7臺。
回顧其發展軌跡,廣汽埃安曾在2023年創下49.9萬臺的年度銷量巔峰,2024年雖滑落至37.9萬臺,但是如今年銷量可能只有巔峰期的一半了。
前幾年,造車新勢力排銷量榜單的時候,往往會把埃安排除在外,因為不用排,銷量肯定是第一,在各大車企的新能源子品牌之中,埃安的銷量往往名列前茅。當時,都認為廣汽集團的新能源轉型是頗為成功的,但是如今看埃安和昊鉑的表現,遠還沒有到高枕無憂的時候。
埃安在前幾年的銷量暴漲,和網約車有很大的關系。雖然廣汽埃安一直極力避免網約車的標簽,但是事實就是,埃安相當一部分的車型,被賣給了網約車公司和網約車司機。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網約車新增85萬輛,埃安獨占22萬輛,相當于每4輛新增網約車中就有1輛是埃安, AION S一款車網約車占比超60%。
但是從去年以來,網約車市場逐漸飽和,B端市場的總量不斷下滑,還有吉利、等品牌虎視眈眈,埃安的銷量下滑不出意外。
埃安也不斷試圖,擺脫網約車專用車的形象,比如說推出了一臺明顯不像是網約車的埃安V霸王龍,但是其月銷量,一直在兩三千臺徘徊。推出精品小車埃安UT,定價6.98萬,對標,結果月銷僅數千臺,不足競品三分之一。
另外推出的高端品牌昊鉑,銷量也比較低,2023年昊鉑全年累計銷量僅8千余輛,2024年其累計銷量也僅1.7萬余輛,2025年以來,廣汽昊鉑前5個月其平均月銷量僅1千多,難以接過埃安的銷量重擔。
埃安品牌,讓我想起了北汽新能源,都曾經是網約車市場的霸主,都在C端市場表現平平,只不過,北汽新能源的歷史更加輝煌,曾經連續七年拿下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冠軍。
面對困境,埃安的下一步該怎么做?
優化現有車型的產品力,擺脫網約車的標簽,依然是要做的,比如說,將車型升級到高壓架構,升級輔助駕駛技術,這是擺脫網約車標簽的關鍵,因為這些技術,都是C端消費者更為看重的,還有,不只是純電技術,增程式和插混技術,是否也應該在埃安車型上上車?另外,如何和其他的性價比玩家,比如說比亞迪吉利,形成差異化,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總而言之,對于埃安而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